納木錯國際大陸科學鉆探計劃啟動 第一批湖泊巖芯成功鉆取
2024年6月6日,納木納木錯國際大陸科學鉆探計劃(ICDP)在西藏納木錯正式啟動。錯國當天23時40分,陸科科考團隊獲得了第一批湖泊巖心樣本。學鉆芯成
納木錯國際大陸科學鉆探計劃是由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與環(huán)境變化研究團隊聯(lián)合德國、瑞士、劃啟英國和美國等多國科學家及鉆探技術(shù)人員共同實施的動第,科考隊員達70人。批湖納木錯位于青藏高原腹地,泊巖湖面海拔4718米,功鉆是納木亞洲水塔的核心區(qū)之一,湖面面積2020平方公里,錯國是陸科西藏第二大湖。它是學鉆芯成我國水量最大的湖泊,湖水容積870億立方米,探計相當于2.2個蓄滿水的三峽水庫的庫容??瓶缄犡撠熑酥?、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員王君波告訴記者,聯(lián)合科考隊從6日開始在納木錯湖面上的三個點位,計劃共鉆取近1000米長度的湖泊巖芯,并有望在其中一個點位獲得透底湖芯??瓶夹袆铀褂玫你@探平臺面積約200平方米。
6月6日作為鉆芯的第一天,經(jīng)過不斷地調(diào)整和試驗,當晚23時20分,第一次正式鉆探開始,鉆頭深入到了水下95米左右的位置,在第一個點位開始鉆取湖泊巖芯。23時40分,科考團隊獲得了第一批湖泊巖心樣本。科研團隊每次鉆取3米一段,通過24小時輪班不間斷作業(yè),截至7日早6時,已獲得9米長的巖芯。
湖芯和冰芯,都是研究氣候環(huán)境的密碼。此次科考獲得的湖芯樣本將為開展青藏高原過去一百萬年以來氣候環(huán)境變化研究提供新的科學證據(jù),對研究藏北大湖區(qū)氣候環(huán)境變化具有重要作用。
(總臺記者 陳琴 毛宇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