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分反戰(zhàn)主題!宮崎駿最滿意的作品為什么是它?
電影網專稿 20年前,分反一部動畫電影拿下196億(日元)票房,戰(zhàn)主最滿作品成為日本當年的題宮票房冠軍;20年后,該片首次在中國上映,崎駿五天票房便輕松過億,分反超兩百萬人打出9.1分。戰(zhàn)主最滿作品這就是題宮宮崎駿于2004年創(chuàng)作的動畫《哈爾的移動城堡》。
除了票房成功,崎駿該片還曾獲得第61屆威尼斯電影節(jié)金獅獎提名、分反第7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提名,戰(zhàn)主最滿作品影響力遍及全球各地。題宮宮崎駿更曾表示,崎駿這是分反自己最滿意的作品。
在接受電影網專訪時,戰(zhàn)主最滿作品制片人鈴木敏夫也這樣說到:“《哈爾的題宮移動城堡》中的許多角色都栩栩如生,久石讓的音樂更添浪漫,我相信它的美麗和震撼力絲毫不遜色于任何最新的動畫電影。希望中國觀眾能夠在大銀幕上觀看這部經典之作。”
當天馬行空的想象力遇上愛與和平的主題,《哈爾的移動城堡》的魅力為何能超越國界和時間?聽吉卜力董事長、制片人鈴木敏夫揭秘當年的創(chuàng)作幕后,并為我們帶來有關宮崎駿“退休”話題的最新消息。
“最坎坷”的宮崎駿作品
在鈴木敏夫所著的“教科書”《吉卜力的天才》中,有關《哈爾的移動城堡》這一章,小標題是“最為坎坷的宮崎駿作品”。
這份“坎坷”要一路追溯到1999年,宮崎駿偶然讀到了英國作家戴安娜·韋恩·瓊斯的小說《魔幻城堡》,當即被“會動的城堡”這一概念深深吸引,并向鈴木建議將其改編成電影。
起初,宮崎駿并沒有親自執(zhí)導的打算,而是交給了曾執(zhí)導過《數碼寶貝大冒險》(1999年)的年輕導演細田守。
然而,推進的過程并不順利,一方面細田守習慣的東映動畫風格與吉卜力有所沖突,另一方面,宮崎駿不停地提出各種意見,也讓細田守逐漸陷入迷茫,最終離開了這一項目。
幾年之后,正當宮崎駿為《千與千尋》之后的下一部作品拍什么一籌莫展之時,鈴木的一句話點醒了他,“你不是一直說‘會動的城堡’有趣嗎?不如就做它吧!”
就這樣,《哈爾的移動城堡》最終回到了宮崎駿手中,但整個的制作過程依然充滿了變數,從城堡的設計、劇情的設置、到細節(jié)的反復推敲,沒有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容易的。
鈴木敏夫這樣回憶:“為了準備這個項目,我們曾讓制作團隊休息了半年時間,讓他們在工作室外積累各種經驗。宮崎駿還親手推翻并重畫了幾乎所有18歲蘇菲和火魔卡西法的鏡頭。最終公映日比原計劃延后了四個月,整個制作過程都充滿了挑戰(zhàn)。”
最后的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哈爾的移動城堡》在平時上座率不佳的11月公映,票房卻一路飄紅,超過了《幽靈公主》,僅次于《千與千尋》,成為“第二賣座”的吉卜力動畫。
這也讓鈴木敏夫感嘆道:“《千與千尋》的熱映,讓宮崎駿成為國民導演,《哈爾》的票房也讓我再次意識到了這一點。”
“最滿意”的宮崎駿作品
在2013年舉行的“隱退”記者會上,當被問及自己最滿意的作品時,宮崎駿選擇了《哈爾的移動城堡》。
“因為我將自己從諸多文學中受到的影響都放在了這部作品里。我想向孩子們傳達‘這個世界是值得去生活的’的想法,讓他們知道無論做什么工作,如果沒有根,是不會有枝葉的。”
回想當時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鈴木敏夫也選擇用“興奮“來形容,“宮崎駿醉心于繪制分鏡腳本,這部影片包含了許多他喜歡的元素,比如奇幻的交通工具和天馬行空的魔法。”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無疑是那座移動城堡,外觀包含大炮、煙囪、螺旋槳、齒輪、活塞等數十個部件,還有著魚類的鰭、鳥類的腳和蒸汽動力系統(tǒng)。
在當時,完成這樣一個城堡需要將每一個部件的貼圖畫出來,再一個個掃描成三維模型,才能讓他真正運動起來,工作量可想而知。
宮崎駿對動畫師最常說的話就是:“把城堡當做一個人物來制作。”而這一動畫史上絕無僅有的設計也曾被法國影評人盛贊為“當代畢加索”。
創(chuàng)作之初,宮崎駿曾放言要拍一部“真正的愛情片”,但他最終沒有在愛情的層面淺嘗輒止。
蘇菲與哈爾的浪漫戀曲也是兩人不斷蛻變和成長的過程。從自卑到自信,從怯懦到勇敢,是愛讓他們重拾了勇氣和希望。
與原著相比,宮崎駿的另一大創(chuàng)新就是引入了戰(zhàn)爭背景。眾所周知,宮崎駿一直是堅定的反戰(zhàn)主義者?!豆枴返膭?chuàng)作之時也正巧碰上美國發(fā)動阿富汗戰(zhàn)爭和伊拉克戰(zhàn)爭。
面對布什宣稱的“世界需要選擇是站在我們這一邊,還是站在恐怖主義那一邊。”宮崎駿嗤之以鼻,曾公開表示,“我哪一邊都不站!”
而這份對于戰(zhàn)爭的深惡痛絕也透過主人公的態(tài)度傳遞了出來。當蘇菲指著遠方的艦艇問道:“那是敵方的軍艦,還是我方的?”哈爾冷冷一笑:“還不都一樣!都是殺人的家伙!”。
蘇菲更是簡單直接地說到:“戰(zhàn)爭什么的,真討厭!”
就像宮崎駿在采訪中說的,“制作《哈爾》是因為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上讓我看到了太多不愉快的事情。我希望能通過影片,讓大家都能鼓起勇氣看到希望,未來的世界仍然是美好的,值得我們繼續(xù)生存和探索。”
和所有宮崎駿作品一樣,《哈爾》不只有唯美的畫面和綺麗的幻想,更有對于生命意義和人類命運的深刻思考,這份人文關懷想必也是影片能超越時間,引發(fā)全球觀眾共鳴的重要原因。
宮崎駿沒有“退休”
在《哈爾的移動城堡》之前,《千與千尋》《龍貓》《天空之城》等經典吉卜力動畫曾先后在內地“重映”,都取得了票房佳績。
宮崎駿的最新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同樣備受關注,目前票房已接近8億。對于這一數字,鈴木敏夫直言很驚訝,并表示已經將這一消息傳達給宮崎駿,“沒想到這么多中國觀眾會到影院來看,他也非常高興。”
在他看來,吉卜力動畫一直是為全年齡和全世界的觀眾打造的,“我們盡量避免局限或過于迎合當下流行的元素和風俗,這也許就是它們能常看常新,長久受到喜愛的原因所在。”
聊到中國動畫,鈴木敏夫也誠懇地表示,宮崎駿、高畑勛和他都非常喜歡《小蝌蚪找媽媽》等一系列上海在1960年代制作的動畫片,“吉卜力的團隊中也有《羅小黑戰(zhàn)記》和《雄獅少年》的狂熱粉絲。中國動畫未來的發(fā)展令人期待。”
就在不久前,第77屆戛納電影節(jié)宣布將本屆“榮譽金棕櫚”授予吉卜力工作室,這是戛納電影節(jié)歷史上第一次將“榮譽金棕櫚”授予團隊而非個人。
鈴木敏夫代表工作室對戛納電影節(jié)表達了感謝,“雖然宮崎駿和我年紀都不小了,但我肯定吉卜力工作室將在傳承工作室理念的同仁帶領下,不斷迎接新的挑戰(zhàn)。”
至于全球動畫迷都密切關注的“退休”話題,鈴木敏夫在“上海行”的時候曾打趣地說到,宮崎駿有繼續(xù)創(chuàng)作的想法,而自己要飛回去勸他放棄。
“關于是否繼續(xù)創(chuàng)作,您跟他溝通的怎么樣了?”
“宮崎駿只要繼續(xù)制作電影,我就無法退休!雖然當時我曾經說過那樣的話,但現(xiàn)在,如果他不想退休,我想看到他的新作品的好奇心更勝一籌。”
[電影網]獨家原創(chuàng)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