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解讀《康熙與路易十四》 回溯中法友誼路

《康熙與路易十四》回溯中法友誼路收起
時長:08:00建議WIFI下打開電影網專稿中法合拍紀錄電影《康熙與路易十四》講述了三百多年前法國國王路易十四派遣六名“國王的教授解讀數學家”前往中國,與康熙皇帝展開積極互動,康熙進而開啟兩國科技商貿和思想文化交流的易路故事。本期節(jié)目邀請到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李孝聰,回溯從影片首個篇章“科技篇”中的中法這張《皇輿全覽圖》說起,探討影片能否呈現那段波瀾壯闊的友誼“文明互鑒”之旅。
很多觀眾觀影后表示,教授解讀看見片中中西方兩個不同國度的康熙君王,從不同維度去進行思想上的易路碰撞,這一主線是回溯格外具備感染力的。對此,中法李孝聰表示對影片的友誼細節(jié)呈現度以及它的觀賞度可以給到九分。
劇情從拉開法國外交部檔案室中的教授解讀柜子開始,那是康熙一封遠自三百年前的1688年,由法蘭西國王路易十四給素未謀面的易路中國皇帝康熙寫的信。
隨后,該片通過白晉這個人物的腳步、身影將故事串聯起來,觀眾們看到的畫面就是白晉視野里看到的畫面。
一會兒是北京紫禁城,畫面中是雄渾、厚重、規(guī)矩的紅墻黃瓦;一會兒又是凡爾賽宮,因此“科技篇”能夠帶給觀眾親臨其境的動感。
“科技篇”中的《皇輿全覽圖》是影片《康熙與路易十四》當中重點講述的部分,這一份地圖也可以算作是一份友誼之旅。
康熙登基以后平定三藩、收復臺灣之后,北方蒙古草原卻出現了葛爾丹之亂,俄國人越過烏拉爾山。這時康熙想很快結束跟俄國人在邊界上的沖突,他就希望能夠在尼布楚劃定一下邊界。
在談判時,因為康熙的團隊帶的是用中國傳統畫法所畫的《口外九大人圖》,而俄國人當時拿的是十七世紀八十年代用經緯網繪制的更準確的一張圖,因此從外興安嶺到黑龍江之間的這一段界并不好劃。所以,這次談判中出現的地圖問題令康熙大為不悅,為長久打算,康熙下決心進行全國地理測繪,他需要更多懂測繪和計算的西方科學家來到中國。
當時跟隨路易十四在御前行走的兩個傳教士,一位叫白晉,一位叫張誠。得知康熙對繪制地圖的訴求,白晉回法告知路易十四,隨后法國又派出多名懂數學和制圖的科學家來到中國。
于是歐洲來的傳教士跟中國官員在1708年開始在中國展開測量,在全國覆蓋了641個大地測量點,足跡走遍當時康熙時期控制的所有中國領土??滴醭洚斄巳珖秶鷥忍卮箜椖康?ldquo;項目經理”。
不過,這個過程格外艱難,很多傳教士在奔波與操勞中累病,這其中也包括白晉。他在書中寫道:“我們奔赴這個帝國的城市、鄉(xiāng)鎮(zhèn)、村莊、河流、湖泊、山岳……無數大大小小的地方,中國千姿百態(tài)的地理地貌正前所未有地清晰起來。”經過十年的時間,《皇輿全覽圖》終于完成??滴趸实厶岬剑?ldquo;三十年的夙愿今日得見”,拿1717年這個時間往后一推三十年,也就是歷史上《尼布楚條約》簽訂的年份,這也是這張測繪地圖讓中國皇帝如此感慨的另一份價值所在。
了解了這段歷史,再看這張《皇輿全覽圖》出現在中法合拍紀錄電影《康熙與路易十四》首個篇章之中,就不足為奇了。
《皇輿全覽圖》作為中國第一幅引入西方科學,繪有經緯網的全國地圖,比例尺為1比140萬。其中珠穆朗瑪峰也是第一次在十八世紀的測繪圖上出現,它比后來歐洲人在地圖上標出珠穆朗瑪峰提早了135年。
從深遠的意義上講,這份地圖展現了康熙與路易十四的積極互動,不僅開啟了中法科技交流的篇章,也在商貿交流方面掀起了法國的中國潮,以及思想文化方面“西學東漸”與“東學西傳”的雙向互動等。
當《皇輿全覽圖》傳到歐洲,在歐洲開始制版、印刷、流傳以后,歐洲人對東方的看法也隨之改變??萍嫉乃枷牒驼J識升華,隨即帶來了航海交流與貿易,可見《皇輿全覽圖》的影響力之大。
回看這段文明往來,恰恰能夠說明,中法兩國當時都是具有獨立精神的大國,都在致力于新興國家的成長和發(fā)展。這種交流和互鑒直到今天依舊值得去回味,后世非常多革命家、文人往返于中法兩國,也體現著從深遠歷史走來的情感維系。讓我們一起期待中法友誼的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