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趙麗穎在《第二十條》里的差異,為什么這么大?

幕后 | 陳敏正:《第二十條》從角色的生活環(huán)境里挑選服裝收起
時長:05:45建議WIFI下打開電影網(wǎng)專稿 正在熱映的電影《第二十條》,票房火熱逆襲,趙麗馬麗、穎第異趙麗穎等人扮演的條里角色身份大相徑庭,服裝造型自然也差異極大。馬麗
本期《幕后》版塊,趙麗跟隨電影頻道主持人羅曼,穎第異帶您走近《第二十條》造型指導陳敏正,條里聽他揭秘為不同角色選擇服裝都有哪些門道。馬麗
陳敏正介紹,趙麗張藝謀導演對本片服裝造型給出的穎第異要求就是要“生活、自然、條里樸實、馬麗樸素”。趙麗在這樣的穎第異創(chuàng)作思路下,陳敏正帶領(lǐng)團隊到村莊里的不同人家進行采風,觀察集市上人們的不同穿著。
經(jīng)過創(chuàng)作采風后,他們發(fā)現(xiàn)有些造型和之前想象的不一樣。“最典型的就是趙麗穎的形象。我們本來畫的一個圓口布鞋,有點像上世紀八十年代那時候農(nóng)村的穿法,采風完一看,已經(jīng)消失了。”
因此創(chuàng)作團隊為整部電影的人物造型做了一個基礎(chǔ)設定——“什么樣的人物,所有衣服的出處,都在他的環(huán)境里面去購買。”
比如馬麗的衣服是根據(jù)角色的經(jīng)濟收入和所在環(huán)境去做挑選,所以基本上是從縣城的百貨大樓里去選,而且偏高級一些。
趙麗穎的衣服是在一個大集市上找來的,但沒有直接用成衣,“所有衣服不能弄回來,就穿上去,所以就用它的原材料,把款型、尺寸都改了。”陳敏正透露,因為這套衣服就剩一件,而且在夏天拍老出汗,所以就找了類似的布料再打印了很多塊,“她的衣服我記得是40塊錢一件,制作完了以后,服裝成本可能得乘好幾十。”
除了服裝,趙麗穎的膚色還加深了兩檔,還做了一些情緒下的妝造細節(jié),比如夏天她在長途汽車站奔跑的戲份,會給她化得汗乎乎的,有一些灰塵感。因為她總睡不著覺,所以嘴唇的色澤也會化得白一些。
在原劇本里,馬麗飾演的角色是縣醫(yī)院的護士長,為了兒子辭掉工作去陪讀,所以她比較有空閑時間捯飭自己。例如在和張譯演繹的一場吵架戲上,馬麗穿了一件綠色、硬挺的小禮服。
“我們稱之為馬麗老師的晚禮,因為那件衣服我想是用在她認真要去和教務處主任吃晚宴,除了生活中松弛狀態(tài)的衣服以外,她也應該有一件稍微能拿捏這種勁的衣服。”
在前期設計的基礎(chǔ)上,陳敏正認為在拍攝現(xiàn)場對人物造型的即時把控、調(diào)整也非常重要,這會讓整個電影的畫面色彩更加豐富和精準。
雷佳音原本躺在按摩椅上穿的衣服顏色和按摩椅的衣服一樣,導致人物形象不突出,就必須換另外一件能區(qū)分顏色的衣服。
《第二十條》中有一些建筑工地工人的角色,造型團隊先買了一一大堆新的衣服,然后跑到北京四環(huán)外的建筑工地,用“以舊換新”的方式換來真實建筑工人穿過的衣服,這樣就有舊的質(zhì)感,最終換來了近80套衣服。
除了日益積累的工作經(jīng)驗,電影造型設計更需要認真、嚴謹?shù)慕承木?。陳敏正說,“從事這個行業(yè),就一定要喜歡這個行業(yè)。因為你喜歡這個行業(yè),才能為它付出,當你付出的時候,你才覺得它是有價值的。”